图为螺旋桨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中国成功突破航母的又一大难题,那就是成功打造出用镍铝青铜合金制造的航母螺旋桨。外媒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至少为中国航母建造节省了上千万。由于航母吨位大,对航速要求高,所以航母使用的螺旋桨性能要求极高,即使是传统的钛合金螺旋桨都不行,而是需要使用价格高昂的特殊合金来制造,这也难怪航母造价如此之贵。中国却走了一条捷径,使用镍铝青铜合金来制造航母螺旋桨,这体现中国人的极高智慧。
图为螺旋桨
要知道,航母螺旋桨的设计、制造难度都是非常高的。要制造航母使用的螺旋桨,首先需要完全掌握流体力学等知识,需要考虑到航母整体水下部位的布局影响。而制造航母螺旋桨的材料要求则更高,它需要能够抵御海水的腐蚀、冲击,特别是螺旋桨旋转时会产生所谓的“空泡效应”,会反过来对螺旋桨造成损害,传统的黄铜锌锡合金、钛合金都无法抵御这种效应的损失影响。
图为螺旋桨
假如一艘航母没有合格的螺旋桨,那么它的日常运行将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当初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航母进行首次远洋航行测试时,就曾经发生尴尬一幕,它一具螺旋桨的桨叶突然开缝断裂,缓缓沉入大西洋海底,最终只能依靠剩下的螺旋桨缓缓行驶会法国进行维修。事后调查发现“戴高乐”号航母的螺旋桨存在设计缺陷、加工质量低劣的问题。
而中国航母使用的螺旋桨则不存在此类问题,这种制造材料的优点颇多。例如它的重量很轻,但强度、耐腐蚀却非常出色,具备很强的对抗空泡效应的能力,而且它的加工也相对更加容易,适合批量生产。此外,这种螺旋桨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点,那就是可以杀伤微生物,即使长年在海水中浸泡,也不用担心微生物积累等问题。
图为螺旋桨
不过,现阶段这种螺旋桨虽然先进,但并非是完美无缺的,毕竟它仍然属于常规合金材料制造的螺旋桨,仍存在价格相对昂贵的情况,也存在一些不能避免的缺点。如今越来越多的团队把目光投向复合材料领域。用复合材料制造螺旋桨,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高弹性、可设计性强、噪音低等一系列不可多得的优点。目前一些商船上已经开始装备复合材料螺旋桨,反响均比较良好。中国已正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未来中国航母螺旋桨的发展很可能向复合材料螺旋桨领域迈进。
更多军情解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