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Ti)合金由于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异、疲劳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领域。晶界α-相(GB-α)是Ti合金中常见的组织之一,被认为对力学性能有不利影响。Ti合金中GB-α的形成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冷却速度、退火温度和合金成分。GB-α的形态可分为连续型和不连续型两种,连续的GB-α被认为优先在β相的大角度晶界(HAGBs)处形成,β钛合金中不连续GB-α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大角度晶界上初生GB-α之间的元素偏析造成。
此外,β相向α相转变过程中的不同选择也决定了GB-α相的形态。对Ti-6Al-4V(Ti-64)等激光粉末床融合(LPBF)加工后的Ti合金进行热处理是获得理想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在LPBF处理的Ti合金中,经过各种热处理后,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GB-α的存在,而GB-α在制备状态下几乎没有被注意到。虽然在常规制造的钛合金中,GB-α的形成机制已经被证实,通常与化学动力和晶体取向有关,但在LPBF加工的钛合金中,GB-α的生长行为却很少被报道。
上海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探讨了GB-α在LPBF处理Ti-64中的析出和粗化行为。相关论文以题为“Grainboundaryα-phaseprecipitationandcoarsening:Comparinglaserpowderbedfusionwithas-castTi-6Al-4V”发表在scriptaMaterialia。
论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