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身在北京的我就被上海同事们的“精致露营”疯狂刷屏。
几乎每个周末,我都能在朋友圈里看到打扮时髦,装备齐全偶尔还带着几只柴犬出镜的好友正晒着他们的露营日常。
这让我猛然间发现,北京或许不仅仅是“美食荒漠”,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似乎也离我们相当遥远(其实不是)。
于是,在经过北方漫长的寒冬之后,我们决定在清明节假期复刻一次“精致露营”,并且想从中窥探这其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
披星戴月而去,风风火火归来。在短短几天的露营生活里,除了感受到了露营生活的乐趣,还发觉原来其中还有“神兽”出没。
「吵闹的“邻居”」
这次露营的开局还算顺利,提前一天抵达的营地里异常安静。伴着傍晚的夕阳,喝着保温杯里的热开水,这里起码能暂时摆脱城市里的喧嚣。
但从第二天开始,事情就变得微妙起来。或许是因为清明假期的缘故,蜂拥而至的人群让营地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成群结队的小朋友,他们用旺盛的精力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是他们的世界。
在露营里没有不玩飞盘的道理,但你的飞盘极有可能有去无回。当你和你的朋友们激战正酣,甚至为了如何做出专业的动作绞尽脑汁的时候,隔壁的他们常常也会加入进来。他们渴求的眼神让你吃不消,但拿起飞盘就跑的动作,让你追赶起来比真正玩飞盘还容易消耗体力。
这或许才是“飞盘”的正确玩法?(可自行脑补你家狗子的追逐场景)
更“气人”的是,当你追上他们企图拿回自己的飞盘时,小孩子们那句天真无邪的“叔叔阿姨”,却能直达你的痛点。而当你因为昨晚的威士忌想要在早上多睡十分钟时,清晨六点的喧闹也会让你感叹时光的流逝。
露营是成年人的城堡,却是小孩子们的游乐场。
「露营老炮」
就像各行各业总有经验丰富的老大哥带你入行一样。露营里你也总会遇到一位“露营老炮”。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经验,也常常会告诉你露营其实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不论如何他们都是营地里最特别的存在。
我们遇到的这位,恰巧是我的山东老乡。来露营之前便听说过他的丰功伟绩:常年露营(听完他的故事后,我更想称之为流浪地球),且具备丰富的经验。不过来的第一晚,端着威士忌的我们却被喝了半斤白酒的大哥好好上了一课。
玩牌、喝酒、次牛X,这些你能想象到露营夜晚里的活动,年轻人都甘拜下风,尤其是在露营装备这件事上,大哥更是无所不知。以至于在最后收帐的那一刻,他还背着手悠悠的说到:
“真笨,我就看看你们怎么把这个气垫床收起来,要是不行,我来。”
「指指点点的“营地保安”」
其实在露营前我们就知道,露营装备简直是一门深不见底的学科。从帐篷到睡袋,从卡式炉到桌椅板凳,甚至那些各式的杯子盘子,任何细节的处理都会彰显你“硬核露营”的实力。
但有句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出现在杂志和淘宝上的露营知识,都没有营地里现场教学来的实在。
于是,在营地里出现了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的如同老炮一般,头上一顶弯檐帽,始祖鸟、TheNorthFace户外产品是他们的标签,偶尔在袖口露出的纹身,似乎彰显着他们的不平凡。
他们往往三两成群,在密集的营地里来回穿梭,偶尔你能听到他们的窃窃私语:“这个帐篷是入门级,走我带你去看看什么叫炎帐。”
打量完帐篷之后,他们显然会对你的充气沙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好嘿,哥们儿这玩意坐的舒服不?”
他们展现出对知识极度渴望,也对露营文化充满好奇。但咱说句实在话,有这功夫大哥们能帮忙维持下周围小朋友们的秩序吗?
「干饭达人灵魂摆渡者」
“露营约等于春游”,这是露营过后我的最大感触。虽然建立一个自己的营地异常劳累,但实际上露营的核心思想就是:吃。
一天三顿,打工人的亚健康在露营里被治愈。早餐之后往往意味着午餐的开始,午后小憩结束,晚餐的倒计时又在滴答作响。
但营地里的干饭达人们却深谙其中的奥义,火锅可以涮三顿,用户外钛合金焖米饭不一定会成功、就连薯片的咯吱声也能响彻天际。甚至,在营地里我们能看到KFC全家桶的身影。露营一定不能委屈了自己的肚子,但营地里却像极了东北早市。
吃完喝完,该干点啥,这又是个好问题。但对于早已被工作压的抬不起头来的我们,除了发呆想不出比这更舒服的方式。而在几百人的露营营地里,你甚至可以在某一刻感受到“冥想”带来的内心沉静,看着夕阳,吹着微风,坐在花“巨资”置办的露营椅上,一切其他都失去了意义。
其实,这些所谓的“神兽”只是这次短短露营生活里的“笑谈”,他们可爱且令人印象深刻。但更重要的是,在所谓的“精致露营”里,其实不光有“精致”二字,还应该有对生活的追求。
这或许才是露营最根本的魅力。虽说“精致露营”在近几年成为了我们身边的流行词汇,但实际上,露营的内核是自由,是孤独也是陪伴。
就像最近突然爆发的疫情,
让我的很多上海朋友变得焦虑。
作为远在北京的我们,一直感同身受着,
更希望这次的疫情早早过去。
待到那时,在真正的露营生活里你或许会发现,
那里不仅有“神兽”们,
还有花、太阳、我和你。
一起加油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