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视的朋友来说,近视眼镜是生活必需品。
5月15日,重庆一女子配近视镜后,发现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完全不是说好的1.74超薄镜片,怀疑镜片被调包。
女子在配镜前,特意给老板说了自己是高度近视,需要配一副超薄镜片,让别人看不出眼镜度数很高。
在老板的推荐下,女子选择了一副钛合金框架的镜框,折射率1.74的非球面镜片,总价为元。
不过老板说,目前没有现货,需要到工厂拿货,几天后才能来取眼镜。
女子也留了一个心眼,让老板把镜片外包装留下来,称要验货。
几天后,女子戴上了新的眼镜,却感觉眼镜非常厚重,镜片像是“啤酒瓶底”,戴上去整个人很痴呆。
怎么说女子也佩戴了十几年的眼镜,明眼一看都不是1.74的镜片。
女子查看了镜片的外包装,发现这是价格便宜的1.67镜片,最多值元,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镜片被调包了。
不是近视的朋友可能有所不知,影响眼镜片厚薄的参数是镜片的折射率,目前市面上有1.56、1.60、1.67、1.74,折射率越高,镜片越薄,价格越贵。
然而,有些商家在配镜时偷梁换柱,拿低折射率的镜片冒充高折射率的镜片,消费者极易中招。
对于这件事,眼镜店老板起初说是工厂拿错货了。
后来,发现镜片外包装的“折射率1.67”是标签贴上去的,一口咬定是1.74的镜片,只是贴错了标签,原包装是“1.74”。
老板还说,如果真是“1.67”,不可能把这么明显包装袋交给女子。
老板的说法似乎有些道理,女子查看进货单时,但被老板拒绝了。
配镜行业鱼龙混杂,消费者很容易被忽悠,其中以低折镜片冒充高折镜片是商家惯用的伎俩之一。
所以,配眼镜一定多长个心眼,选定镜片之后一定要监督打磨,防止被“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