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贵阳高新区获双第一背后的发展密

白癜风的原因 http://pf.39.net/bdfyy/zjft/140803/4439821.html

根据《年全省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结果》显示,年,贵阳国家高新区产业招商综合成效测评以81.96分在全省“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中排名第一;

贵阳市大招商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市各区(市、县、开发区)年产业大招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评,高新区以综合得分97.5分在全市各区(市、县、开发区)中排名第一。

……

风正帆悬,本是应有之义;逆势上扬,方显不凡手笔。

这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出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疫情等带来巨大挑战的年,着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鼓舞人心。困难面前,需要危中育机的眼光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高新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围绕全省产业大招商工作要求和全市“一品一业、百业富贵”发展愿景,深入实施“千企引进”和“大招商行动计划”,全力抓好招商引业工作,为贵阳彰显省会担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围绕产业全方位精准招商

贵阳高新区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累计完成.65亿元;新引进产业项目累计完成78个;优强企业(千企引进)累计完成50家……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围绕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数字产业,着力引进电子产品、机器人、显示触屏及健康食品生产、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项目,吸引一批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领军企业落户高新区。

“针对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我们引进了长之琳钛合金热成型及钣金件生产项目,在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产业链方面,引进森阳集成电路半导体示范产业园项目,在新材料产业链方面,引进无铅低温玻璃粉研发及生产等项目等项目。”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数字产业等重点产业薄弱环节开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招商。

此外,紧紧依托贵阳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中晟泰科集成电路产业园、中航发黎阳、达沃斯科技、林泉电机等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开展招商,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再引进一批大企业好项目落户高新区,为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高新区始终把世界强、国内强、民营强企业以及标志性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对象和目标,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导向,累计对接洽谈华为、恒大、苏宁、碧桂园等一批优强名企,引进标志性企业13家。通过招大引强的带动,不断吸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大数据等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及关联项目向园区聚集,招商不断向选商转变。

上下联动开启全员招商“奋斗模式”

谋定而动,方能行稳致远。在新一轮产业格局变革的浪潮中,贵阳高新区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抢抓机遇、主动出击,以高水平精准招商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引领行动,行动决定成败。为顺利开展大招商行动,由高新区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带头招商,大力开展外出招商活动。年高新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率队赴北京、南京、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开展招商18次,考察洽谈企业43家;推动新辉开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促成赛诺康医疗器械及卫生用品生产线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签约。

招商引资,需要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具体工作中,贵阳高新区通过聚焦产业精准招商、产业示范龙头招商、发动力量全员招商、对外开放合作招商等方式,分批组织多个小分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33次,考察洽谈企业家;成功签约森阳集成电路半导体示范产业园、滴滴出行大数据+交通出行等项目48个,签约总金额.63亿元。

同时,高新区派出专业招商干部驻点深圳,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线索挖掘、项目对接、招商推介、考察服务工作。年,累计对接企业家,拜访商协会家,促成家企业赴高新区考察洽谈,成功签订框架协议23个,正式投资合同22个,投资额.88亿元,到位资金18.62亿元。

“外出招商和投资洽谈就没间断过。”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潘泷波说,接下来,将紧紧围绕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开展招商,全力引进一批带动强、效益好的大项目和好项目。

服务企业优化环境强内功

招商只是起点,安商没有终点。“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如何让客商愿意来、留得住,并不断增加投资规模?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在高新区迅速成长。年,在贵阳市政府和高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建的达沃斯二厂正式投产。“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融资建二厂,但存在很多困难,高新区知道后,及时协调金融机构帮助公司成功融资3万元。”陈卡斌说,新建的达沃斯二厂正式投产,新厂投产后,带动人就业,实现产值万元,同比增长20.63%。

“雅光电子的成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为了让雅光电子既落得下来,也强得起来,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新区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服务。”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席建军说。

“我们看中了贵阳高新区科技扶持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最重要的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这些对企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贵州森燃绿色门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杰说:“从工地开始建设,高新区便积极帮忙协调项目开工的各种事宜,在疫情期间,口罩、体温枪等物资紧缺,我们本来只想请高新区协调购买,没想到高新区直接免费将每天需要的防疫物资送到我们手上。”

在高度重视项目引进的同时,高新区加大项目推动服务力度,招安并举,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力促招商引资成果实实在在落地转化。“我们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施清单式精准调度,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转化落地中存在的困难问题。”潘泷波说,贵阳高新区还对办事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大幅提高企业开办速度,大大为企业节约时间成本和物力成本,营造敬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

年,高新区累计为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贵阳长之琳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贵州省供销资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贵州恒鑫睿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阳海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开展代办服务,涉及企业设立(变更)、地址变更、工商档案迁转等方面,办结率%,企业满意率%。

编辑:陈晨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