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东港科技创新赋

近年来,东港市不断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年,该市新增“雏鹰”“瞪羚”企业23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1户,入选“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今年以来,东港市继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破好题、拿高分,让科技创新赋能提质升级“加速度”。

制定《东港市科技创新计划》,完善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全年计划新增“小升规”企业12户,新增“规升巨”企业2户;新增“瞪羚”“雏鹰”企业5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4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5%;全年计划实施技改项目12个,总投资8亿元,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30%,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投比重达到35%。力争全年“老原新”企业收入分别达到80亿元、亿元、60亿元,占东港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5%以上。

改造提升“老字号”。着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和纺织服装业由“硬”变“软”、提质增效。引导装备制造业加快技术革新,打造机器人展示厅,推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在传统领域应用推广,做优做精车辆零配件、造纸机烘缸、工程机械等传统产品,组建铸造行业协会和烘缸产业联盟。以打造“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制造基地为目标,优化整合前阳经济开发区、东港经济开发区、大孤山经济园区三个片区资源,引导企业由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向高端加工、品牌建设方向发展。

深度开发“原字号”。着力促进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业由“短”拉“长”,引导企业加快精深加工、打造多元产品,逐渐改变以往初级加工、产品单一、重复建设的低效运转局面。坚持品牌带动,推动五四农场粮米包装、圣野浆果加工、好食鸡食品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托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平台,引导水产品加工企业跳出传统领域,大力发展海洋生物衍生产品,加快安德生物科技、爱邦高能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水产精深加工提层次、上档次。

培育壮大“新字号”。着力加快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化工、数字经济产业由小做大做强,引导盛世北瓷电子陶瓷封装外壳、莲盛钛业钛合金、精化科技等新产品充分释放产能,提升细分领域竞争优势。争取海上风电、渔光一体、水电解制氢项目加速落地,打造清洁能源产业增长极。稳妥推进宏达制药、医创药业、松元化学等技改项目建设,实现医药化工业集聚发展。发挥汇智机器人、万微物联科技园等项目带动作用,推动“工业智造”转型升级。依托草莓港、云立方、草莓全产业链综合大数据平台等项目,搭建智慧农业互联网。

记者/张瑞

编辑/范钟琦编审/张丽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