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户外运动当然离不开装备。
登山杖变得越来越受户外运动爱好者欢迎
几乎所有背包客都会在登山或徒步中使用它们
登山杖在这些活动中能够为使用者带很多便利
它们不但能在崎岖的道路上为身体提高平衡性
而且还能在上坡或下坡时减轻身体所承受压力
经常看到很多驴友及非驴友都手拿登山仗,
但仔细一看,会发现80%的人,
对登山仗的握法都有一些问题,
所以今天小编来普及一下这个知识,
希望对大家有用。
登山杖的使用好处
?防止腰部受伤
?减轻至少20%施加于腿部和膝盖等关节力量
?提高至少15%的步行速度,节约30%的力量
?提供稳定的接地点
登山杖的构造
目前登山穿越活动一般使用三节调整式登山杖,具有铝合金/钛合金支杆、碳钨钢尖头、根据手掌设计的把手护垫、以及可快速拆装的雪地圈;高级的登山杖还设有避震系统,减缓手臂的负担!以下是各部分简单的介绍。
?把手:
通常用橡胶、软木、塑料和泡棉等材料做成,一般来说前两者材质的抓握感比较舒适,但价格也比较贵。有些登山杖的把手跟支杆呈15度,这是根据滑雪杖的设计衍生出来的,在下坡时较容易顶住地面达到煞车的效果,但在上坡时或是在平地行走时却不容易顶住地面,必须要很熟练登山杖的使用技巧才能习惯;因此不适合初学者或只在平地行走的人使用。
?腕带:
这是购买登山杖时最需要考虑的部分,因登山杖与使用者身体力量的互相传递主要是通过腕带,因此应考虑腕带材料的耐用性、柔软度、舒适性和宽度,应可以调整带子长度以方便手腕的活动,最好选择没有带扣的腕带;如附有带扣,就一定要试戴一下以确定不会影响到手腕或手掌的活动。
?支杆:
支杆的材料通常是碳纤维、铝合金和钛合金;尤其碳纤维具有轻、硬、挺、韧性好的特点。
?避震系统:
避震系统是在登山杖的内部设有弹簧,可以根据需要缓冲冲击力,价格比没有避震系统的登山杖昂贵;还有一种登山杖可以关掉避震系统,价格更贵。可是有避震系统不是很好吗?干嘛要把它关掉?
根据正确的使用方式,上坡时利用登山杖往后推,下坡时利用登山杖与腿部同时承受身体向下的冲击力量,此时需要避震系统来缓和冲击力;可上坡时避震系统却会削减掉向后的推力,也就是说要用更大推力才能达到跟一般登山杖相同的效果,此时避震系统反而成了不必要的装置。
?滑雪圈:
滑雪圈可以防止登山杖陷入泥地中,不过登山穿越的环境多有荆棘灌木,滑雪圈反而会妨碍行动的便利性,所以要注意滑雪圈应该可以快速拆装,才不会造成困扰。
?杖尖:
材质有橡胶头、铁制、钨钴合金等,钨钴合金最硬,价钱也最贵,橡胶头最便宜,但是也比较不能应付崎岖的户外地形,耐磨性也不如钨钴合金。
登山杖的使用
视频所用产品:三节外锁铝合金登山杖
产品赞助商:迈悠悠品牌
●平地
首先我们来看看平地行走的长度调整,我们在平地上站定,手持登山杖,手臂自然下垂,以手肘为支点,抬起前臂,使前臂与地面平行,与上臂成90°直角,这个时候手握登山杖,杖尖向下垂直与地面接触的长度就是平地上使用登山杖的正确长度。将登山杖的各节锁紧即可,再将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坡度较大的上坡
相对平地徒步而言,坡度较大的上坡路,需要将登山杖的长度缩短一点,具体根据坡度而定。手臂带动登山杖放置在身体的前方或者上方,然后用腕带支撑身体往上行走,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承重,必要时可以同时利用两只登山杖来做爬升的动作,这个时候手掌可以用力握住手柄以增加力道。
●下坡
将登山杖的长度调整至比平路行走的正常长度略长,具体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向下迈步时先将登山杖插入身体的前方,且必须要比前脚先着地才能达到分担力量的效果。因为下坡的时候,手杖比平时要承担更大的重量,所以必须将手杖的各节充分固定牢靠,避免发生在将体重放上去的时候骤然缩回导致身体失衡发生危险。同样的道理,手杖落地的地方一定要注意,手臂在手杖落地的刹那间施加一点压力,看看着地点是否可靠,别遇上容易塌陷的地方,比如稀泥、下方空虚的浮草、很容易崩塌的崖边砂石等;
腕带的使用
一般人使用登山杖时都是紧紧地抓着登山杖的把手施力,以为腕带的作用只是让登山杖不会离开自己的手腕而已,实际上腕带还具有借力和转移的作用。
我们在使用登山杖下坡时,登山杖所承受的冲击力应该藉由腕带传导到我们的手臂上;
在上坡时,手臂的推力藉由腕带传到登山杖产生上坡的助力,所以我们的手腕穿过腕带时不应该直接从腕带上方伸进去抓住把手,而是应该把腕带拿起来,从腕带的下方穿入,将带子压在我们的手掌之中,然后再轻轻的抓住把手即可,透过腕带来支撑登山杖,而不是紧紧地抓着把手施力。如果有带扣,做些许的调整,记得不要影响到登山杖的操作。
登山杖的调节方法
?一般三节式的登山杖有两节是可以调整的,开始先将登山杖全部旋松。
?将靠近底端的支杆伸长到最大限制的长度,登山杖上面都有刻度可以参考。
?手持登山杖站在平面上调整登山杖的长度,手臂自然垂下,以手肘为支点,将前臂上举到跟上臂成90。,再将登山杖的尖端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或者将登山杖头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下向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
?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
?另一只尚未调整的登山杖比对锁定长度的登山杖调整到相同长度即可。
?调整登山杖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在购买登山杖时可先做长度调整以确定是否买到合适长度的登山杖。
泥托在哪使用,什么时候用?
关于泥托的作用,一般的说法是可以增加登山杖在松软地面着地的浮力,也就是减小着地压强;所以很多童鞋觉得走在坚硬的地面上是不需要使用泥托的;这是不对的。
泥托不仅可以减小登山杖着地的压强,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防止杖尖过度**缝隙,从而导致非故意折断。
登山杖的保养
登山杖在登山使用后建议做必要的保养后放置,建议如下:
1、首先,把登山杖分节拆开,就是一节节的分开;
然后,用清水冲净表面泥污,用布擦干,推荐使用超细纤维擦车巾(有些户外店当速干毛巾那种);
检查锁定系统是否存在裂纹或结构异变;检查杖尖磨损情况,如果快磨平了,建议更换杖尖;然后按原样装好。
2、特别说下手柄的保养和内锁的保养方法:
手柄,建议使用毛毛软的小牙刷配合中性肥皂或洗衣粉轻刷表面。刷干净后放在阴凉环境晾干,不可暴晒。
内锁建议经常性的检查螺母和卡簧的紧固状态,因为如果这里坏了,你的内锁在使用中就会发生膨胀塑料件和膨胀螺栓脱落的情况,从而导致锁定失效。
建议经常性检查内锁定上紧固件的状态并使用非动物油脂适当涂抹内锁定的金属件防止氧化。
????注意事项
?.在有坡度的地方队友之间需要相互拉一把,这种情况下,绝对不能把登山杖作为助力工具,让对方拉着登山杖爬升。再好的登山杖都有可能会有脱落,用手杖作为拉扯的工具这种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有些朋友徒步时保持同样姿势走累了,就将登山杖握在手中,杖尖不是拖在地面,而是握在手中杖尖向上翘起,这种做法是很忌讳的。
原因在于杖尖非常尖利,如果行走时杖尖朝上,一旦走在后面的人不小心向前摔倒,很有可能被杖尖给戳中导致伤害。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杖尖只能向下,严禁向上起;
?.内锁登山杖几乎全部使用螺纹膨胀结构,而螺纹在长时间使用,总是会慢慢松开;特别是左手使用的登山杖,由于手臂习惯性的外旋,会使登山杖逐步解锁,所以每行走一段时间,停下来检查一下登山杖,并紧固一下,是必须的。至于多长距离检查一次,则需要根据登山杖的设计,使用者习惯,地形地貌等因素具体分析。
以上所提供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的,
更不是唯一的。
如果你有自己习惯的方法,
只要是能有效使用登山杖的,都是可行的。
想了解户外活动请 03.快干衣裤或宽松的衣裤(方便跨越),流汗多的朋友可以自带一套干的衣服更换!04.手套一副(路上有刺) 05.头巾或毛巾一条,作用:一擦汗,作用:二防晒,作用三:防树枝刮到脸。 06.帽子一顶,防晒用,亦防树枝等扎到眼睛、勾住头发;07.登山杖,可以用于借力,节省约15~20%体力。 08.个人特殊药品(比如防蚊药、创可贴、舒经活络的药水等)09.膝盖、脚腕不好的朋友请注意防护,最好穿护膝、护腕 10.头灯、小刀、打火机各一个,万一迷路的时候,可用上自救;户外活动有风险,报名参加需谨慎!参加人员安全责任请自负!发生意外和组织者及同行人员无关。已报名者视同默认以上条款,必须遵守!活动开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参加者已接受,否则,请在活动开始前退出户外活动!
注意事项
★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哮喘病患者、孕妇及未知疾病严禁参加★1:认同AA制,认可独立自助为主、热情互助为辅的户外形式.2:集体活动以大局为重,不搞个人主义,不得单独行动。3:凡事商量,但遇意见不统一,领队有权根据利弊作出决定,全队必须服从。4:要提倡环保,注意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人人以我做起。5:男生应无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女生,要做到互相帮助,要有集体荣誉感。6:安全第一,切忌个人英雄主义,要量力而为。7:倡导自助与必要的互助相结合的户外理念,不做无保护的攀爬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冒险。为了您的安全,不允许出现独自疾走暴走和好奇新鲜擅自脱离整体团队的情况。8:户外活动,讲究团队精神,希望有意参加的人比较有团队意思,大家一起出去一起回来,互帮互助,快乐真诚交友。9:以上8条作为强制性要求,已报名者视同默认,必须遵守。户外活动有风险,报名参加需谨慎!参加人员安全责任请自负!发生意外和组织者及同行人员无关。已报名者视同默认以上条款,必须遵守!活动开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参加者已接受,否则,请在活动开始前退出户外活动!
免责声明
1、本免责声明适用于厦门随行户外组织、发布的所有户外活动。
2、凡报名户外活动的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本网站和发起人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声明。如报名者为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监护人同意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本网站和发起人不承担,由监护人或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监护人虽没有直接报名仍视为接受本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发起人或本网站同样不承担。本声明中关于免除发起人或本俱乐部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本次活动的共同发起人及钱物保管人员。本声明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年5月1日起颁布施行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制定。3、活动中发起者对全队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但活动性质属于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参与者均应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发起者并不从活动组织中收取任何费用或盈利,亦不构成发起人的经营行为,发起人不对任何个人或机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补充民事赔偿责任。4、为保证户外活动的严肃、高效,尊重户外运动所具有的危险、不可预知性,如果你报名参加了户外活动,将自行承担户外活动的危险和风险。5、法律规定,酒后驾车以及从事其它活动系严重违法行为,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户外活动的参加者承认其饮酒行为为自愿并同意对其饮酒所造成的一切法律责任由其本人或监护人承担。对此,本俱乐部和发起人不承担任何民事赔偿或补充民事赔偿责任。6、发起人对户外活动仅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并不担保或提供任何参加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本俱乐部和发起人的组织和发起户外活动之行为,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违反对设施设备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不构成违反服务管理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不构成违反防范制止侵权行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也不构成对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尽安全保障义务。7、户外活动有风险,报名参加需谨慎!
特别说明
1.自助户外不是传统旅游,没有旅行社的服务;2.活动组织者并非导游,更不是保姆;3.不服从安排者,请插肩而过;
出游是快乐的,安全是第一的;大家是平等的,互助是必要的;环境是宝贵的,环保是必须的;
▼需要购买户外装备的朋友,请扫描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