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的辉煌拉下帷幕,米格并入苏霍伊,

在苏俄航空历史上,米格和苏霍伊长期并驾齐驱,然而到了年末,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批准了米格并入苏霍伊的相关事宜,这意味着,曾叱咤风云80余年的米格将彻底画上句号,成为历史。

由米高扬和格列维奇两位天才飞机设计师共同创立的米格,诞生于年的二战战火中,同年,苏霍伊也正式诞生。虽然在二战中,苏联的战斗机主要以雅克、拉沃契金为代表但米格3的诞生成功奠定了未来两家设计局在战后的辉煌历程。

然而,米格3虽然有着高空高速性能,但航空稳定性太差,低空作战没有优势,并且在一些设计环节上存在诸多问题。真正让米格设计局名扬四海的还是米格15战斗机,于年成功服役,在大型国际战役中,其超强的作战性能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战机的看法,后掠翼设计的米格15对美国F-80、F-84等战斗机发起轮番轰炸,对战F86也是势如破竹。利用米格15高强的飞行优势,驾驶员曾经在高空设下埋伏,发现敌军战机编队后俯冲而下,开启重火攻击,给当时的美军带来沉痛一击,在米格常埋伏的江边,美国飞行员恐怖的将那里称为“米格走廊”。

在有了米格15和米格17的基础上,米格设计局开始向着超音速发起冲击。很快,年,全球首款量产型超音速战斗机米格19问世,但米格设计局对此并不满意,紧接着又推出了2倍音速、升限超过2万米的米格21,在不断的升级过程中,米格设计局有了非常丰富的建造经验,衍生出了很多系列型号,米格21也成为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喷气式战斗机,如今在很多国家米格21依旧能撑起空军的主要军事力量。

随后,米格设计局又向热障发起冲击,米格25由此诞生,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机体,这也成为了米格25可以克服热障的主要原因,其速度可达3马赫,当时的西方国家对此还云里雾里,以为苏联已经掌握了钛合金加工技术。

从繁荣走向落寞,米格29成为了最不受待见的战机,由于没有采用先进的电传飞控技术和静不稳定系统,发动机推力大,但油耗高的可怕,原本以苏联的经济实力,这些不算什么问题,但随着苏联解体,米格29的销量远远不如苏27系列,随着苏联“夭折”,很多知名战机也不得不提前退役。可见,米格的一生从诞生到崛起,从巅峰到没落,承载了太多人的心血,合并之后,我们可能最也无法看到米格的身影,对此,我们只能说一句,米格,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