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装有支架,能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医生超

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吗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013/13423077735.shtml
核磁共振检查(MRI),是医学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手段,安全、全方位、高分辨、无辐射,对难以诊断的病变可较快得出结论。该检查并非是“核照射”,它的原理是用电磁波照射磁场中的人体,人体内含水量大,水中的氢质子核含量就多,围绕氢质子核,通过一定的技术绘制成人体内部精准的立体图,每次电磁波的量和日常手机、电视的量差不多,对身体是安全的。由于核磁共振每次成像参数多、信息量大、较精准,广泛用于重要血管、心、脑、疑难肝病、脊椎、关节的临床诊断。实施核磁共振检查时,设备5米范围内有强大磁场,金属自身的特征会干扰磁场,结果有偏差,且会出现发热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是基本要求。有的患者体内装有支架,如重要血管支架、心脏支架,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担心出现伪影、发生支架发热、灼烧心肌和血管壁的问题,不仅查不准,还会危及生命。有的医生也不建议做核磁共振检查,情况是怎样的呢?这里有2个要考虑的因素:一是支架的材料是什么?二是支架是什么时候植入的?支架在二十年前,大部分是金属材质,如果核磁共振检查,确实有产生位移、发热等问题,可能会损伤心脏和重要血管,所以是不建议做的。如今,支架的材质有了改进,用钴铬合金,近年来又进一步出现钛合金材料。它们在电磁环境中,呈无磁或弱磁反应,能兼容电磁检查,不会像早前的金属材料那样剧烈,相对安全多了,但仍要经过医生评估,且有可能出现伪影的现象,影响判读。支架的植入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若刚做完支架手术一个月,此时支架的药物未完全释放,内皮未实现覆盖,做核磁共振的不安全的,至少要2个月后,内皮实现覆盖支架,就能降低支架变形及移位的可能,比较放心一些。目前,国内大量文献和临床证实,支架手术后6个月以上,做核磁共振检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从病情轻重角度看,有两个参考时间,2个月、6个月。医院会有其他的参考时间标准,但大体相同,不应低于2个月。有的患者可能会搞不清心脏支架和心脏起搏器、除颤器之间的名称,片面认为起搏器、除颤器也能做核磁检查,其实是不正确和危险的。只要体内植入有支架、钢钉、假牙、起搏器等物品,无论是何种材质,均要在事前向医生说明。由于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在电磁环境会出现发热、异常工作等问题,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心脏起搏器、除颤器是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的。总之,核磁共振检查是相对安全、放心、准确的检查,患者履行好事前告知医生的要求,通过综合研判,然后遵医嘱执行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