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进厂打螺丝,是自我毁灭,还是浴火重

近日,本科生进工厂打螺丝,当流水线工人的事,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晓晓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生,她的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为她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她更换了四份工作,才勉强供自己从专科读到了本科。然而,毕业后,晓晓没能找到包吃住的本专业工作,没有钱的她只能去工厂做打螺丝的工人。

如今疫情之下,工作岗位变少,而大学生又越来越多,本科生进厂打螺丝这件看似不可思议的事,其实是很多人无奈的选择!

网友们大多认为,本科生进工厂打螺丝,是自我毁灭的开始。因为本科生一旦在工厂中工作一两年,在校所学的专业技能就荒废了,因而很难再找到本专业的工作。

但是在我看来,在工厂中打螺丝这项平凡又单一的工作,难道不是缔造大国工匠的宝地吗?

大国工匠高凤林

年从技校毕业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就一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从一名普通的焊接工人到“大国工匠”,高凤林经历了日以继夜的磨砺。

“‘1万小时’定律,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熟能生巧,正是经过艰苦的锤炼,高凤林的焊接技术逐渐脱颖而出。

他介绍,参加工作以来,经他手焊接的火箭发动机达到多台,焊接的焊缝总长度达到12万多米;由1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研制的暗物质与反物质探测器项目,多个顶尖科研小组都没有攻克的难关,他一天一夜就拿出了解决方案。

在新材料钛合金自行车研制中,他生产的样车经过了20万次振动试验,超过国际标准10倍以上,并已成功应用到长征五号钛合金构件上,这个成果连同另外两项创新成果,一举拿下了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的三项金奖……

大国工匠邹彬

出生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小山村,邹彬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到建筑工地打工,搅砂浆、搬砖头、砌墙,苦活脏活不挑。

工地的条件大多不好。他曾经住过在建毛坯房的地下室,地面积水漫过脚面,只好用钢管搭个架子,铺块木板便是床。

刚入行时,常被工友们笑“傻气”,因为当时工地上实行计量发薪水,砌墙越多工钱越多,但只要砌得不美观,他就推倒重砌。

“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标准,才过得了心里那一关”——“工匠精神”正在邹彬身上悄悄萌芽。

年,靠着练就的砌墙绝活,邹彬被中建五局推荐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拿到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笔者观点

大国工匠们用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身处平凡的岗位,只要秉持匠心,精益求精,在日以继日的磨砺下,总会有浴火重生的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