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打卫星,下可拆航母俄罗斯军迷口中

一些军迷朋友们曾说:“俄罗斯米格-31战斗机可以上打卫星下拆航母,在平流层更是无敌手,即使碰上世界最强五代战机F-22也能薅下一把胡子来。”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上世纪80年代,苏美两国间的冷战打的正酣,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率先开展的第五代战机研发计划,提出了一个庞大又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截击防空兵战斗机发展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以苏-25和米格31为主,米格-31是在米格-25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新一代截击战斗机。

按照原本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到年左右,该国将继续改进米格-31,但是天算不如人算,原计划年开始研制并在年开始服役的米格-31SM由于苏联解体而被迫搁置,其后,为了改进新的战斗机,也为了保持其空军的战斗力,俄罗斯迫不得已将米格-31再次列入俄空军改良装备的名单。

相比于米格-25超高的三马赫飞行速度,米格-31的速度反而收敛了一些,其搭载两台彼尔姆发动机设计局的D-30F6加力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93.1千牛,加力推力可达.9千牛,米格-31还是有史以来起飞重量最大、飞行速度最快的战斗机(非截击机),最大起飞重量公斤,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83马赫,实用升限千米,以上数据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战机全部属于创纪录的存在。

但米格-31并不是个傻大个子,它的“大脑”和“眼睛”有了质的飞跃,他是世界第一种装备了被动相位阵列雷达的战斗机,采用Zaslons-雷达系统,包括SBE-16扫描相控阵机载雷达,该雷达最大搜索范围达公里,可以同时锁定十个目标,并引导4枚射程达公里的R-33导弹攻击被锁定目标。

经过多年的发展,米格-31的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变化,现在的米格-31可以加挂多种武器,包括反卫星导弹、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等等,所以说“上打卫星、下拆航母”这句话毫不夸张,这也是俄军至今仍在改进该机的原因。

目前俄军主力米格-31BM已经换装了新的雷达,搜索范围扩大到了公里,因此,目前俄军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把米格-31BM当成了小型的空中预警机,一般认为3到4架米格-31BM的预警能力足以媲美一架专业的A-50预警机。

米格-31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气,为悬臂后掠上单翼双垂尾常规布局,机身全部都是金属,有50%的材料是硬度超强的合金钢,16%是钛合金,33%是轻质合金,其采用楔形进气口,有大的辅助进气门和自动控制激波的最佳位置和进气量,这样保证了发动机不易发生喘震和熄火,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克服了米格-31在亚音速范围内油耗率大的问题,全金属的机身时结构强度大大增加,使得新的米格-31适用于低空超音速飞行,具有拦截包括巡航导弹在内多种入侵目标的能力。

那么米格-31能否跟五代机一绝高下呢?美国媒体曾披露,美国空军曾使用2架F-22“猛禽”战机拦截了6架逼近阿拉斯加上空的俄罗斯战机,这6架俄军战机分别是两架图-95轰炸机、两架伊尔-78空中加油机和2架米格-31“猎狐犬”截击机,在此之前,美国曾出动F-22拦截进入美国防空识别区的俄战机,也就是说,俄方早就判定出这次护航任务很可能还会碰到F-22,于是故意拿出了米格-31来,俄罗斯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想测试一下米格-31到底能否一战。

在这种情况下用地面反隐身雷达发现目标,引导己方飞机接近目标,用机载雷达实施攻击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如果采用这种作战方式,米格-31绝对是不二之选,首先,米格-31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而且本身的雷达火控系统也有可能具备对隐身目标的发现和锁定攻击能力,即使F-22性能再先进,遇上米格-31也要头疼。

双方各有优势,米格-31有体系支援,F-22则拥有单机质量优势,要独自挑战俄军作战体系,美军F-22也不敢保证必胜,而且随着米格-31的升级,事故频发,不够稳定,年的时候就发生了自相残杀的悲剧,一架米格-31竟被自己的友机击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