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刘日平,祝贺年度河北省科

4月12日上午,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是会议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瑞雨摄

4月12日,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记者从大会获悉,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项(人),其中,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人;科学技术合作奖4人;省自然科学奖2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省技术发明奖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78项、三等奖项。

4月12日上午,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这是会议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张瑞雨摄

据悉,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呈现四方面特点——

面向全省主导产业。涉及生物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等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的项目有项,占项目总数的67%。

助推京津冀协同创新。授奖项目中,河北与外省合作的项目有项,其中京津冀合作项目66项,占与外省合作项目数的63%。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获一等奖10项,占一等奖获奖比例的34%。

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共有授奖人人,对引导科技工作者潜心研究、敢于超越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备冲击国家奖条件。一等奖授奖项目聚焦“四个面向”,助力河北省“三件大事”,整体水平比往年有较大提高。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白蛋白结合型纳米药物递送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的“铝合金车轮全流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的“集成电路用含氟高纯电子气体制备技术与产业化”,河北工业大学的“核电堆芯智能运维机器人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燕山大学的“低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构筑”和“锆/钛合金化设计及在极端服役环境下的工程应用”,医院的“结直肠癌精准诊疗策略的创新性研究与临床应用”等项目有望冲击国家科学技术奖。

韩旭:创新求索中国“智”造

在起伏跌宕的科研路上,总有人坚持不懈,攀登着一座座高峰。在与世界先进技术的较量中,总有人披荆斩棘,推动中国“智”造从跟跑向领跑飞跃。机械设计是韩旭30余年不懈奋斗的科研主线。从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到工程应用,他在复杂装备高性能工程优化、极端环境下装备高精度设计、机电装备高可靠性保障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装备自主研发作出积极贡献。作为科研工作者,他直面挑战,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装备制造科技创新水平;作为河北工业大学的校长,他服务地方,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高效对接,赋能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理想信念领航,勤奋实干为桨。对韩旭来说,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一荣誉是肯定,更是新的起点。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刘日平:大国重器轻装远航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到如今的神州、嫦娥、北斗、天问、天和……越走越远的航天器,在浩瀚宇宙中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无数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科研攻关,让中国望向太空的视线更远、更深邃。刘日平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作为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近30年来,刘日平扎根新材料领域,带领团队研发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多项技术成果被应用在航空航天、核工业、化工、钢铁等领域,保障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和探月工程等多项航天任务。如果说,星辰大海,是大国重器的目标与航向,那么,让大国重器轻装远航,就是刘日平科研道路的漫漫征途。对他来说,站上河北省科技创新最高领奖台,既是荣誉与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指引他向着下一个科技无人区进发,一往无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李代姣通讯员张涛)

责编:房淑婧苏浩军陈兆月

编辑:马健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