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次咱们的“奋斗者”号深潜器落地万米海底的直播之后,很多小伙伴心有疑问:“奋斗者”号的外壳是什么材料,竟然能承受住万米水压?万米海底的水压有多大?打个比方,相当于几十头大象的重量压在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在万米海底出舱,会瞬“奋斗者”号为何能承受万米水压?全靠“亮瞎眼”的钛合金“奋斗者”号的外壳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能承受如此大的压力?答案是钛合金,对,就是亮瞎钛合金狗眼的钛。钛,具有神奇特性,它的密度小、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可以用来制造发动机的风扇、压气机盘件和叶片、火箭发动机和人造卫星壳体等,被誉为“太空金属”。由于它耐腐蚀、比强度高,用于潜艇耐压壳体、螺旋桨、喷水推进器等,也被称为“海洋金属”。同时生物相容性好、无磁性、形状记忆功能,被用来制作人工关节、人工植牙和正牙、心脏起搏器、心血管支架、手术器械等。如此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钛金属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战略金属。钛属于稀有金属,但实际上钛并不稀有,其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56%,在所有元素中排第9位。并且,钛资源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非、中国、印度和肯尼亚等广泛地区。真正让钛稀缺的,是熔炼加工技术,由于钛熔炼技术复杂、加工难度大,钛才被归类为“稀有”金属。世界上目前仅有美国、俄罗斯、日本、中国四个国家掌握完整的钛工业生产技术。而相比起另外三个国家,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不仅掌握完整钛工业生产技术,而且具有丰富钛资源的国家。中国的钛铁矿储量2.2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28.6%,居世界第一。我国钛合金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从仿制到创新,近年来在高温钛合金、高强钛合金、耐蚀钛合金、阻燃钛合金、低温钛合金的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大型钛合金主承力结构件低成本、短周期成形制造技术,是制约我国钛合金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国内在年之前,能投入使用的仅有一台3万吨的模锻压机。锻造能力为铝合金件最大投影面积不超过2平米,钛合金件投影面积不能超过1.2平米。到了年4月10日,中国二重集团研发的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成功的实现了试生产。中国在大型航空航天锻造件的制造能力上有了本质性的突破,达到世界最顶级水平。一个国家高科技和先进设备的发展,一定是从基础科学和基础材料的发展开始,如果我国生产不出世界上最好的钛合金材料,“奋斗者”号也到达不了万米海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