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锻造技术二

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m.39.net/baidianfeng/bdfby/yqyy/
钛合金锻造技术(二)与其他金属材料一样,对于使用可靠性要求高的钛合金零件都要采用锻造工艺进行制造。钛合金的常用锻造方法包括:自由锻造、热模锻造和特种锻造。

、自由锻造

钛合金的自由锻造(opendieforging,ODF)是一种利用外力作用使得钛合金在上砧与下砧之间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微观组织和性能、形状与尺寸锻件的锻造方法,特别适用于生产重型机械中的大型锻件或特大型锻件。锻造变形程度是自由锻造工艺中的重要工艺参数,是细化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必要条件。当变形程度小于30%时,不能破碎或只能轻微破碎钛合金中的铸造组织;当变形程度大于30%时,能够明显细化其微观组织。通常,要使钛合金中的粗晶针状微观组织细化,并转变为球状组织,获得具有良好微观组织的钛合金锻件,锻造变形温度应当在a+β相区内,变形程度应大于60%。2、热模锻造钛合金的热模锻造(hotdieforging,HDF)是一种利用外力作用使得钛合金坯料在模膛内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微观组织和性能、形状与较高尺寸精度锻件的锻造方法。热模锻造适合于生产结构形状较为复杂、尺寸精度较高和机械加工余量较小的钛合金锻件。为了使得钛合金锻件的微观组织和性能满足设计技术指标要求,热模锻造在钛合金锻造中应用较为普遍。钛合金热模锻造又分为普通模锻(dieforging,DF)、等温锻造(isothermaldieforging,IDF)、超塑性锻造(superplasticforging,SPF)三种锻造工艺。锻造工艺对钛合金锻件的尺寸精度影响显著。当采用普通锻造时,普通模锻件筋的最大高宽比为6:,精密锻件的最大高宽比为5:;当采用等温锻造或超塑性锻造时,精密锻件筋的最大高宽比为23:,筋的最小宽度可达2.5mm,腹板最小厚度可达2.0mm。普通锻造一般用于生产简单形状的钛合金锻件,等温锻造一般用于生产形状复杂和尺寸精度要求高的钛合金锻件,超塑性锻造一般用于生产形状极其复杂、截面变化大和使用性能要求高的钛合金锻件。3、特种锻造

钛合金的特种锻造(specialforging,SF)是一种利用外力作用使得钛合金坯料在专用设备上进行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微观组织和性能、形状与尺寸锻件的锻造方法。特种锻造的生产效率较高,适合于生产大批量的钛合金锻件,如在镦锻机和搓丝机上生产螺钉,生产效率成倍增长,但是一种特种锻造设备只能生产一类锻件,具有局限性。

锻造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是钛合金模锻工艺设计中的关键控制参数。从减少锻造变形能量消耗和充分利用钛合金塑性的角度出发,钛合金的始锻温度越高越好。例如,Ti6A4V合金在热模锻造时的流动应力为MPa,等温锻造时的流动应力为50MPa,超塑性锻造时的流动应力为40MPa。在锻造变形温度为℃和变形速度为mm/s的条件下等温锻造Ti6A4V合金鼻状圈时,最小壁厚为6.3mm;当变形速度为0.04mm/s时,Ti6A4V合金鼻状圈锻件在同一截面处的壁厚达到.52~.87mm。但是,如果始锻温度超过钛合金的β相变温度,由于β晶粒的剧烈长大,容易形成魏氏组织,会造成钛合金锻件的室温塑性偏低。钛合金的始锻温度高于β相变温度,导致晶粒长大和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钛合金β脆性。因此,为了避免α+β合金的β脆性,使得α+β合金锻件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应当在β相变温度以下进行锻造。锻造变形温度对α+β合金和α合金锻件室温性能和晶粒尺寸的影响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β合金,锻造变形温度高于钛合金的β相变温度,也有可能发生β脆性。但是,一方面由于β合金的合金化程度高,其β相变温度较低(~℃),如果在β相变温度以下进行锻造,变形抗力过大;另一方面,由于β合金的合金化程度高,如果在β相变温度以下进行锻造,其β晶粒的长大速度会低于α+β合金和α合金中的晶粒长大速度。因此,β合金的始锻温度总是高于β相变温度,但是为了尽量避免β脆性,β合金的始锻温度不能过高。常见α合金、α+β合金和β合金的锻造变形温度

如表2到表4所示:

图2锻造变形温度对α+β合金锻件室温性能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图3锻造变形温度对α合金锻件室温性能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表2α合金锻造工艺参数

表3β合金锻造工艺参数

表4α+β合金锻造工艺参数

锻造变形程度是决定钛合金锻件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锻造变形程度为2%~0%时,钛合金变形后的晶粒非常粗大,超过上述锻造变形程度后,变形程度越大,钛合金变形后的晶粒越细小。当锻造变形程度大于85%时,由于会发生聚集再结晶,钛合金变形后的晶粒也十分粗大。另外,提高变形程度可以降低钛合金锻造变形时的各向异性,如当变形温度为~℃、变形程度为75%~80%时,TA2合金微观组织中的各向异性达到最小;当变形程度为90%左右时,TA6合金和TC6合金微观组织中的各向异性达到最小。

钛合金在锻造变形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再结晶和加工硬化现象。提高锻造变形速度,有时会使得钛合金的再结晶不能充分进行,导致塑性降低和变形抗力升高。因此,钛合金锻造变形时每次行程的变形程度应当大些,变形速度不能过大。对于常用锻造设备,压力机的变形速度比较慢,选择在压力机上进行钛合金锻造,可以降低钛合金的变形抗力,减少能量消耗,并且变形速度比较低会使得钛合金的塑性比较高,充型比较容易。

根据钛合金的锻造变形温度,又可分为α+β锻造(α+βforging)、β锻造(βforging)、近β锻造(nearβforging)和准β锻造(quasiβforging)四种锻造工艺。

()α+β锻造是在低于β相变温度30~50℃下进行加热和锻造变形,获得典型的等轴组织即α等轴组织+β转变组织。经过α+β锻造变形后,钛合金锻件的塑性和室温强度较高,高温性能和断裂韧性较低。

(2)β锻造是完全在高于β相变温度50℃下或更高温度下进行加热和锻造变形,获得网篮组织或魏氏组织。经过β锻造变形后,钛合金锻件的抗蠕变性能、断裂韧性和抗冲击性高,因“β脆性”和“微观组织遗传性”导致塑性和热稳定性低,应用极少。

(3)近β锻造(或称亚β锻造)是在低于β相变温度0~5℃下进行加热和锻造变形,获得0%~20%等轴α+50%~60%片层α+β转变基体组织。经过近β锻造变形后,钛合金锻件的塑性、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好。

(4)准β锻造是在高于β相变温度5~0℃下进行加热和锻造变形,获得典型的网篮组织。经过准β锻造变形后,钛合金锻件的抗蠕变性能、断裂韧性和抗冲击性较高,塑性和热稳定性较低。

联系我们

-(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