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口腔科邓斌主任的日常工作切换于口腔技工室、临床、材料学研究三大领域,形成基于三者的独特口腔材料选择观点,他的视角不同于临床医生也不同于口腔技工,而是独特的“科研-材料-修复技工室三合一模式”。
“一流医生遇到九流技师只能产出九流的口腔修复体,而一流技师遇上九流大夫也许能成就二三流作品”,“氧化锆打磨产热过高破坏氧化锆分子结构排列,改变原有性能,所以加水打磨降温,避免产热过高改变晶相”;“修复体折断先看自己预备量足不足,咬合面预备至少2.5mm,以便给技工留足够的制作空间”。
5月26日下午4点,医院干部科会议室,一堂基于“三合一”分析的PBL授课很快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邓斌主任历数了口腔常用金属、非金属优缺点,如,钛合金,邓主任强调:“因为含有4-6%纯钛导致其金属流动性好,虽因为过硬不适合做烤瓷冠底冠,但做支架材料不仅重量轻铸造的完整性也好”,“纯钛支架铸造容易产生气孔,所以钢丝卡环和纯钛铸造基托组合可以避免铸造间隙卡环跨合部分及卡环体部折断”。
邓主任最强调的还是医师和技师沟通,作为临床医师必须了解技师对材料的掌控情况。原来,一流医生遇到九流技师只能产出九流的口腔修复体”是这个原因。
合影
日常的工作点滴积累,又能和科研紧密结合竟然能产生如此深厚的功底,邓斌主任的经历值得医疗同道借鉴。
文摄/徐小川
邓斌中华口腔修复工艺学会常委
北京市口腔修复工艺学会常委,
中国硅酸盐特种陶瓷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编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
√牙科氧化锆与饰面瓷双层瓷结构的界面观察及界面结构设计研究
√CAD/CAM可切削新型牙科复相陶瓷基底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等静压超声波振荡制备高性能牙科用氧化锆材料的新工艺
第一作者发表文章30余篇,编著图书多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